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详细内容

交通方式的变革见证了中国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07 发布者:潘东秀 查看次数:

2018年是特殊的一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议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用双脚丈量”到乘坐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从“黄金向海里扔”到港口智能化,从坐飞机想都不敢想到务工者春运乘机回家过年……中国的交通变化见证了国家的发展与崛起。

四十年前,中国人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在当时,中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以泥土路、山路为主,交通很不方便,住在偏远地方的村民有时需要走上十几里山路去赶集,而中国的大多数孩子徒步上学。后来慢慢有了自行车,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自行车成为了中国当时最常见的代步工具,中国也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那时候,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一辆轿车,可见自行车在当时的流行。自行车虽然仍是人力驱动,但它标志着中国交通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在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交通发展更加迅速,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中国逐渐出现了公共交通,到80年代初公交车成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当时,公共交通虽然班次少,但仍给人们带来不少便利;到90年代,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到的绿皮火车成为长途旅行的普遍选择,人们更少选择徒步或乘船等传统方式远行;再到九十年代末,私家车也逐渐进入中国家庭,中国的交通更加便捷。而私家车的购买者大多数属于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群,这也进一步证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21世纪,中国发展更加迅速,国际化进程加快,这可以从中国的交通方式多样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看出。乘飞机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火车出行更加便捷。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在2006年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进一步完善了中国“铁路版图”。2007年,首列和谐号动车组正式运营。中国高铁也逐渐走向世界,例如2015年10月中国获得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这是中国高铁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项目;以及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的770公里高铁项目等。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不仅是高铁技术的进步的表现,更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标志。

中国从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到后来有了公共交通、私家车、火车,再有了飞机与高铁,40年交通方式的变革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