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产业经济学”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25年9月27日,我院承办的“YES—产业经济学”专题研讨会在我校红楼5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香港中文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前沿议题。我校副校长刘怀德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钊教授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商学院副院长曹虹剑教授主持。
刘怀德与陈钊分别作开幕致辞。刘怀德简要介绍了我校校史,商学院学科发展历程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来自海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陈钊充分肯定了我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并指出产业经济学研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学科前沿进展。
在大会第一阶段报告中,西安交通大学温军教授和段海鹏博士探讨了国有企业主业聚焦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央财经大学戴若尘教授运用大型语言模型(LLM)嵌入等前沿方法开展研究,发现中国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但平均重要性有所下降,同时创新知识来源依赖本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李明教授利用大型语言模型从三百万份政策文件中解码中国产业政策,研究表明政策结构相似度高的地区,其经济结构也呈现趋同趋势。东北财经大学韩超教授借助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企业隐性规制,探讨了监管公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湖南大学徐航天教授聚焦电动汽车普及对传统油车市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电动汽车的渗透虽然降低了油车在低端和中端市场的销售,却提升了其在高端市场的表现。
在大会第二阶段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杜创教授通过对电商平台的分析指出,禁止电商平台混营可能会降低商品质量。复旦大学刘志阔教授系统地测度了1978-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集中度的演变及其动因。湖南师范大学袁礼教授分析认为,专利质押支持政策对专利发明人创业产生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并且发明人创业后对基础研究挤出效应相对较小。南京财经大学谭用教授指出,在出口企业产出刚性的情况下,贸易摩擦促使出口企业的产出转移到国内或其他国家,进而对国内新企业的进入产生负面影响。湖南师范大学熊瑞祥教授的研究显示,行业准入壁垒的提高使得在位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所增加,但其也使得在位企业的市场势力增加、生产率下降。
本次会议由商学院、大国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我校商学院教师、研究生等一百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是商学院经济管理学科积极响应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的积极行动。据悉,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oung Economist Society, YES)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顶尖高校的青年经济学家发起,由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经济学家自发组成,联谊会的目标是通过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促进经济学的研究、交流与合作。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发起已近二十载,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YES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和暑期学校,每季度定期举办专题性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审:李清华
二审:曹虹剑
三审:龚舒